UN RCS-02新规下毫米波雷达测试要点
UN RCS-02新规对毫米波雷达测试提出更严苛要求,重点涵盖发射功率精度、多目标识别及抗干扰能力验证。测试需注意环境控制与设备校准,报告须包含完整环境参数及标准计量单位。建议采用模板化测试用例与共享实验室方案,帮助企业在合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。
UN RCS-02新规改了啥?
最近欧洲推出的UN RCS-02法规,给毫米波雷达测试立了不少新规矩。最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76-81GHz频段的发射功率限制,还要求必须验证雷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。咱们做车载雷达或者安防设备的同行,得赶紧把这些测试项加进流程里,不然产品出口可能要卡壳。
测试三大核心指标
发射功率精准测量
新规对功率的容差范围收紧了±1dB,用传统方法测很容易翻车。建议先用频谱分析仪做基线校准,测试时保持环境温度稳定,别让设备过热导致数据漂移。
多目标识别能力验证
法规现在要求同时追踪10个移动目标的成功率≥95%。实验室里可以模拟车辆、行人混合场景,但别忘了加入信号衰减测试,比如用金属板遮挡部分雷达信号,看系统会不会漏判。
抗干扰实战测试
隔壁车道雷达、5G基站都是干扰源。测试时要模拟真实道路的电磁环境,把干扰信号强度调到法规要求的2倍临界值,持续观察30分钟以上,确保雷达不"死机"。
测试报告必须包含的硬货
除了常规的性能参数,现在得专门附上环境温湿度记录、设备校准证书扫描件。有个容易踩的坑是报告里的计量单位必须用GHz和dBm,用MHz或W的话会被直接打回。
省时省钱的实战技巧
提前和认证机构要测试用例模板能少走弯路,很多实验室接受自测数据加第三方抽检的模式。如果是中小批量产品,可以考虑租用共享暗室,比自建实验室划算得多。